安区莲花镇云埔村下田洋社“陈氏古民居”(“旗杆祖厝”)屋顶上的瓦将军,村民们误读为“风狮爷”。
(黄绍坚 文/图)风狮爷的分布: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风狮爷主要分布在闽南文化圈沿海地区,同时散落分布在受闽南文化圈影响的地区,比如广东雷州。它应该是闽南文化特有的一种动物崇拜。鉴于在这一文化圈中,还有惠安、南安、龙海、漳浦、云霄、东山、诏安等县市,相信今后在这些地方还有可能会发现风狮爷的踪迹。
风狮爷的形状:现存的风狮爷,一般多为宽额、圆眼、鼻子宽扁、咧嘴呲牙,呈立姿或蹲踞状,大小不一。
风狮爷的分类和作用:风狮爷分为两类,一类是村落风狮爷,立于村落或街巷的对风处,起到禳避风灾、消灾解厄的作用;一类是屋顶风狮爷,较小,一般立于屋脊或屋顶瓦片上,起到避邪、镇宅保平安的作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类放置在屋顶的风狮爷,只有一只陶制的狮子而已,与骑着狮子的“瓦将军”不同。
风狮爷产生的时间:虽无明确的时间记录,但清代道光年间出版的《厦门志》中,已有“石狮无言而称爷”之语,可见当年已有风狮爷存在。现存风狮爷,基本上都产生于清代中后期直至近代、现代。也有一些关于“明代风狮爷”的传说,但苦无确凿证据,只是从雕刻艺术手法上推测。金门城村,则有一尊确切的“洪武风狮爷”。
风狮爷的起源:关于风狮爷的起源,有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风狮爷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狮子崇拜,加上佛教的推崇,狮子渐渐成为一种备受尊崇的动物。在这一基础上,才产生了风狮爷信仰,以威武、勇猛的狮子来镇住风煞。
另一种说法是,风狮爷起源于安放在屋顶上的“瓦将军”。在元明时期成书的《绘图鲁班经》一书中,有《灵验解法洞明真言秘书》一卷,其中“禳解类”中,就有关于瓦将军的记载,意思是说,如果盖房时,在屋中可以看到别人家的屋脊、墙头或者牌坊脊者,为防风水相冲相克,就应该在屋顶瓦片上,安放一尊陶制的武人骑狮像“瓦将军”,以避邪禳灾 。在闽南民间,屋顶上的瓦将军,至今仍可见到。屋顶风狮爷,大约是受瓦将军的启发,才将风狮爷搬到屋顶上去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风狮爷起源于“石敢当”。这个石敢当有点儿意思,它是咱们福建人的发明,现存最早的宋代石敢当,现在依然保存在福州于山碑廊
- 转载请注明来源:闽南特色——风狮爷
- 本文永久链接地址:http://www.8yp.com/4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