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海蚌

地理位置: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
供应周期: 7月-10月
年总产值:2220 万元
年总产量:37 吨
销售区域:全国各地

 

产品介绍

 

长乐海蚌是福建省长乐有名的特产。海蚌是我国海产品中珍品,肉质脆嫩,色白透明,蚌壳略呈三角形,壳很薄,仅在淡咸水交汇处的海水细沙中生长,以长乐漳港所产的质量最佳。与意大利之蚌齐名,驰誉中外。海蚌壳呈椭园形,面有轮线纹,有紫、黄、灰诸色,软钵,有心、肝、胃、肠等多种器官,春夏之交产卵,系体外受精,小蚌以海藻为食,至三、四年的老蚌,有大至一斤的,色深紫,壳纹粗,浮游海面与海潮相映,能发光,所以昔入咏蚌有:“蚌壳代灯渔火晚”之句。长乐海蚌肉质脆嫩,色白透明。
早在明朝时期,漳港海蚌就已成为宫廷贡品,现为人民大会堂国宴膳品。漳港海蚌1994年被列为“福建名特优新农产品”,2001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名牌农产品”称号。2010年获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漳港海蚌名牌效应更加凸显,知名度进一步提升。2010年漳港海蚌产量达37吨,产值2220万元。产品主要提供国宴和北京、上海、广州、福州、厦门等大中城市星级酒店。

 

 

产业布局

 

海蚌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印度支那半岛、日本和中国的沿海,其中福建省闽江口长乐梅花穿山行以南至文武沙一带为海蚌的著名产地。漳港海蚌对生存环境极为苛刻,仅在地处闽江口的漳港半淡半咸海水(15度)、25℃左右的恒温环境、海深在8~10米左右的海区中才适宜生存,从3厘米大的幼苗长大到9厘米的成年蚌要2~3年。”鸡汤氽海蚌”的走红,使漳港海蚌身价暴涨、需求激增,每公斤价格从上世纪80年代的几角钱飙升为现在的300多元。由于长期以来只捕不养,尤其是近年来“电拖网”、“深水耙拖” 等的使用,使得自然资源日趋枯竭。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全国沿海西施舌年产量仅约1000t,2004年约50t。漳港海蚌也面临同样的情况,但是通过几年的海蚌保护工作,长乐漳港海蚌产量呈逐年增加趋势。

 

 

历史故事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献西施于吴王,用“美人计”智取吴王,越灭吴后,勾践的夫人总觉得自己比不上西施的美貌,为此她妒忌意顿生,耿耿于怀,有一天,她终于下了毒手,她派人骗出西施,用石头绑在西施的身上,将其沉入大海。从此沿海滩涂中便生长出一种酷似人舌的海蚌,人们都说它是西施舌。

文章已完
作者心情:这货来去如风,什么鬼都没留下!!!
如无特殊说明,文章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 转载请注明来源:长乐海蚌
  • 本文永久链接地址:http://www.8yp.com/changlehaibang/

  • 没有相关文章!
发表我的评论

Hi,请填写昵称和邮箱!

取消评论
代码 贴图 加粗 链接 删除线 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