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人口福不浅,潭头芙蓉李下个月要上市

岁岁潭川祀玉人,年年桃李笑春风。福安市潭头镇的街心公园,有一尊“芙蓉仙子”的塑像。“芙蓉仙子”从天而降,裙裾飘逸,她手持花篮作仙女散花状,很是吸引当地群众和外地宾客的目光。“芙蓉仙子”既是“芙蓉李都”潭头的图腾,也是潭头人民建设美丽乡村,创造美好生活的象征。

福安芙蓉李,也就是潭头芙蓉李。因为潭头的武陵溪流域是福安芙蓉李的主产区,它地处鹫峰山脉,太姥山脉和洞宫山脉交接处,极具区域小气候特征,流域由于受交溪及其支流的长期侵蚀堆积作用,形成河谷冲积平原,土壤特别疏松、肥沃、透气,非常适宜芙蓉李根系生长。这里生长的芙蓉李色泽鲜红,腊粉均匀,果大质脆,肉厚核小,酸甜适口,不仅适合鲜食,还是加工“化核嘉应子”的上佳原料。潭头芙蓉李,是可以与穆阳水蜜桃相媲美的福安特色水果之一。

福安人口福不浅,潭头芙蓉李下个月要上市

作为福建省名牌农产品,它曾获得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业产品博览会金奖,被列为“七五”国家级星火计划重大项目——“芙蓉李高产栽培及深加工”,所生产的“化核嘉应子”产品,曾荣获省优、部优产品和国家科技星火成果博览会金奖,并被列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福安种植粉李,也就是芙蓉李的历史十分悠久,据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版的《福安县志》就有福安栽培粉李、蜜李、御李、胭脂李的记载。福安芙蓉李最早的种植地是福安城区的南湖坂,由于潭头等乡镇生态植被保存完好,又是沙质土壤,非常适合芙蓉李的生长,因此在清乾隆年间逐渐转移到潭头等地栽培而形成了主产区。

福安芙蓉李的品质之所以上佳,一是得益于福安武陵溪流域环境良好,周边无工业污染,空气质量优良;二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投入,确保了鲜果品质的上乘。福安芙蓉李全市种植面积有5万亩,年产量5万多吨,其鲜果销往全国各地,加工成的蜜饯(包括“无核嘉应子”)销往全国及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福安人口福不浅,潭头芙蓉李下个月要上市
福安芙蓉李不但是“福安味道”的标志性食品之一,而它的产地还是八方宾客旅游的首选地之一。最是早春二月,“千树万树李花开,忽如一夜香雪海”的武陵溪流域,便成了周遭俊男靓女踏青赏花的伊甸园。正像我省著名诗人朱谷忠说的,在游春的日子里,人们“在美的世界同歌,在诗的山野飞跃”,把身心浸入这雪海芙蓉般的花海,那种闲适曼妙的感觉,又岂是文字能表达的明白啊!

文章已完
作者心情:这货来去如风,什么鬼都没留下!!!
如无特殊说明,文章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 没有相关文章!
发表我的评论

Hi,请填写昵称和邮箱!

取消评论
代码 贴图 加粗 链接 删除线 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