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农业才是真正的高科技

东芝、富士通等电子科技企业纷纷种植无菌蔬菜,这不仅是企业改变命运的新产业突破口,也为解决世界粮食危机带来了有益尝试。到 2015 年 5 月底,松下福岛工厂将不再生产数码相机,而是转为生产蔬菜的植物工厂。.

其实,同类的工厂蔬菜在日本已经开始上市销售了,并且进入了极度关注食品安全的日本老百姓家中。在包装之下是没打过农药也不用洗、采下来就能吃的无菌蔬菜,它可以冷藏保鲜一周。

这些蔬菜可不是在菜农的田地采摘,而是来自电子巨头东芝在一家经改造的工厂 —— 横须贺东芝无尘室农场里生产的最新产品。近年来,日本电子界吹起了一股新风,不仅东芝,富士通、松下、夏普等巨头也纷纷将闲置的工厂改装为高科技温室大棚,种植无菌蔬菜,电子工程师也随之摇身一变,成为新时代“农夫”。
高科技农业就是最热的突破口。“工厂生产出来的蔬菜”其实是在无菌环境下被种植出来的。无菌意味着不需使用杀虫剂,也不存在细菌污染、食物中毒等风险,而在生长条件严格控制的情况下,蔬菜全年都可生长采摘。

无菌、高产量的工厂蔬菜无疑对改善日本国家粮食安全局面极有价值。传统日本农业由大量小自耕农组成,这些农民耕地面积一般不足 5 公亩,他们在较低的收入下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耕种。这不仅使日本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也使日本一直存在国家粮食安全隐患。正因如此,日本政府对农业科技、生物技术,以及发展高科技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领域日益重视,这加重了电子巨头投身农业的信心。

动用一切高科技技术种菜
横须贺东芝无尘室农场位于神奈川县横须贺市,由原来的软盘工厂内的四层建筑改建而成,占地面积近 1969 平方米,是“日本国内最大的完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这里的蔬菜都是在最高安全标准的无尘栽培室内进行发芽、育苗、栽培及收割的,因此都可以直接供应无农药、低活菌蔬菜。为了确保环境接近无菌,东芝可谓极尽苛刻。
在无菌种植环境下,完全不用担心 PM2.5 对蔬菜的污染。空气想要进入东芝无尘室农场中,必须经过三道过滤器。不仅体积较大的灰尘,就连粒径仅为 PM2.5 污染物 1/6 的微粒都会被过滤掉。对空气的要求不仅是干净,还要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必备营养。为了促进光合作用,栽培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必须达到一定范围,因此机械室中设有生成装置,浓度一般控制在 800ppm 左右,大约是空气中的两倍。栽培棚里挂着温湿度计和二氧化碳浓度计,可随时监测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通过自动控制使这些数值保持在设定值上。

无菌种植用的水也不普通。栽培室旁的设备室内都设有用于除菌、杀菌的纯水制取装置和电解功能水生成装置。一方面,除去自来水中的氯和漂白粉,再经过反渗透膜( RO 膜)过滤就能得到营养液使用的纯水( RO 水),纯水经过紫外线杀菌后再添加养分,然后才能供给栽培棚。另一方面,电解功能水生成装置可同时生成酸性次氯酸水和清洗用碱性水,两种水均用于洗手和清洗物品。工人的手以及带入栽培室内的物品,都得用次氯酸水清洗杀菌后再用碱性水进行脱脂清洗。
在栽培室外,植物工厂的走廊、洗手间等地方的墙壁上都涂了东芝材料公司开发的 RENECAT 光催化剂,即使是在荧光灯等低光量可见光下也能发挥作用,具有除菌和病毒灭活效果。不过这些只是横须贺东芝无尘室农场的第一步,种出无菌蔬菜才是重点,为此东芝动员了整个集团的资源和技术。
无尘室农场采用东芝的专用 ICT 系统进行日常工作指示和业绩的管理。东芝给每位工人都配备了平板电脑,通过平板电脑显示哪些位置应该播下种子、应该播下什么种子、菜苗应该移到什么位置等内容,工作结束了,工人会在系统上作登记。这么做不仅可以防止工作遗漏问题的出现,统一掌握工作进度,还能确认温度、湿度、营养液 pH 值等栽培室的环境数据。
栽培室的照明则采用由东芝照明技术公司的植物生长用荧光灯“ Plantlux ”改造而成、专门针对植物工厂的情况调整了荧光材料比例的照明产品。但东芝表示,“植物工厂为了控制初期投资而采用了荧光灯,2015 年度开始将逐渐换成运行成本低的 LED 灯”。不过部分栽培棚已开始采用容易控制波长的 LED 灯进行试栽培,目标是让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植物照射到不同波长的光,促进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

从播种到栽培,植物工厂的工人都会根据菜苗的成长阶段,细心地为每株菜苗更换栽培棚。在播种阶段,工人会将种子种在小盒子的海绵上,然后放在托盘的孔中(一个播种用托盘有 192 个孔)。而在栽培阶段,随着植物的生长,小盒子会被换到孔间隔更大的托盘上。与其他植物工厂采用的连托盘一起更换栽培棚的方法相比,这种方式更麻烦,但根据植物大小而改变栽培密度并更换到高度不同的栽培棚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空间。不过东芝也表示,继续使用这种方式的同时,也会考虑其他方法。

分享科技农业产业连动
东芝与松下等将目光放在了高效率种植无菌蔬菜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如果不能规模化量产,无菌蔬菜的生产成本将远高于普通方式种植的蔬菜。例如富士通的秋彩示范基地中,无菌蔬菜日产量 3500 棵,这种蔬菜每 90 克的价格为 450 至 500 日元(约为人民币 30.5 元),比普通种植的生菜贵 1 美元,超当地猪肉售价的十倍。
东芝与松下所规划的大规模种植将带来成本优势,在它们规划的产量规模下,价格可以降到仅为空运蔬菜的一半。

东芝与松下所规划的大规模种植则将带来成本优势。在东芝的计划中,未来生菜的年产量将达 300 万棵,这意味着 290 万美元的销售额。而松下的福岛工厂目前在生产的农作物大概有 10 种,包括迷你红萝卜、菠菜等,年产量达 3.6 吨,并计划在 2017 年 3 月底前,能够生产出 30 多种农作物,占据当地蔬菜市场份额的 5% ,这样价格可以降到仅为空运蔬菜的一半。
在常规的品种之外,科技企业们也在规划生产日本国内稀缺的香料作物、水果等,增加产品的经济附加值。例如东芝计划培育罗勒、莳萝、香菜等香料作物。而富士通则利用科技种植方式种出传统方式无法实现的效果。例如可以降低蔬菜中的金属钾水平,患肾病的老人就能享用,目前富士通已经种出了含钾量仅为普通生菜 86% 的健康生菜。

文章已完
作者心情:这货来去如风,什么鬼都没留下!!!
如无特殊说明,文章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 没有相关文章!
发表我的评论

Hi,请填写昵称和邮箱!

取消评论
代码 贴图 加粗 链接 删除线 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