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新型业态服务获得新突破

昨日辉煌与发展尴尬

但凡上世纪“70前”出生的人,对供销社大都有着深刻的记忆。成立于建国初期的供销合作社(简称“供销社”),在改革开放前30年的计划经济年代,延伸到我国的每个乡村,对农副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实行统购统销,形成了从产前、产中到产后的一体化社会服务体系,是经济上联系农村与城市的桥梁与纽带。它对于保障城乡农副产品、日用品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的供销,促进工农业生产,维护农村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进入改革开放以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和僵化经营机制影响的供销社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和影响,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大农民和各类消费者千差万别的需求,不少基层供销社“网点丢了、职工走了、业务断了、服务没了”,基本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许多市、县供销社的收入不足以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除了各级政府的财政扶持外,还要靠出租或出售社有资产为继,供销社生存与发展举步维艰。

供销社地位和作用的弱化,不仅使其自身发展陷入低谷,而且迟滞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如何让供销社因应时势、加快改革,重振雄风、服务“三农”,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坚强动力,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国供销战线干部职工乃至广大农民都关心的大问题。

东方风来与改革开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加大了对供销社实施综合改革的力度。2014年纪念全国供销社成立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站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把供销社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树立重视供销社就是重视农业、扶持供销社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切实加强对供销社的领导,把供销社作为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很好地用起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全面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要坚持为农服务方向,着力推进基层社改造,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拓展为农服务领域,把供销社打造成为“三农”提供综合服务的全国性骨干力量。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正式出台,进一步明确了供销社综合改革的目标、任务、重点和举措等,为综合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

福建省委书记尤权、省长于伟国十分重视我省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多次就此做出重要批示。2016年3月,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随后批复了《福建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

“东方风来满眼春”,我省供销社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入,围绕着坚持为农服务的方向,着力创新供销合作的体制机制;加快基层社的改造治理,不断拓展为农服务领域;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和自身经济实力,打造新时期为农综合服务的“国家队”。我省各级供销社立足实际、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稳步推进,使得综合改革好戏连台,高潮迭起。

扎实稳妥与攻坚克难

综合改革要起好步、开好局,关键要扎实稳妥、攻坚克难。为此,省供销社坚持问题导向、真抓实干。

一是坚持统一思想。通过开展全省系统综合改革试点动员大会及市、县供销社领导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在思想上、舆论上形成推动综合改革的社会氛围和工作合力。二是坚持试点先行。确定了10个涵盖沿海、山区市、县的供销社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建立了试点单位挂钩联系制度,加强分类指导;鼓励各试点市、县因地制宜、先行先试,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探索,引领全省供销系统深入开展综合改革。三是推广典型经验。及时总结和推广了一批可复制的综合改革先进典型和经验模式,如永安、德化等13个县级供销社发展电子商务的经验;安溪县供销社“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建设的经验;武平县百家姓农民专业合作社等7个创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的经验;光泽、长汀等8个县基层供销社改革促发展的经验等,引领全省供销系统的综合改革。四是依靠政府支持。我省各级政府都把供销社的“新网工程”、“惠农工程”资金列入本地财政预算予以扶持;不同地区还因地制宜出台相关举措,如莆田市加快供销社土地确权工作,给予更多的方便与倾斜;三明市及时纠正将供销社财产及其收入纳入国有资产管理的做法,保持供销社组织体系和社有资产的完整性;龙岩市在供销社招收人员和增加编制上予以倾斜;古田县将供销社2686万元的债务减为316万元等,为供销社轻装上阵进行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福建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新型业态服务获得新突破

福建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新型业态服务获得新突破

锐意创新与重振雄风

供销社这次综合改革,绝不是“穿新鞋走老路”。全省供销系统干部职工以创新为动力,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成效凸显。

一是基层供销社建设闯出新路。基层社的建设坚持改革创新、开门办社,坚持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项目和有成效的“五个有”标准,把恢复重建、改造提升与体制机制创新结合起来。此番通过县级社投资新建、依托农民合作社改建、农村综合服务社扩建、维修服务站拓展兴建、“新网工程”项目扶持重建、吸收社会资金和人才联建、与乡村基层组织合建等多种方式,全省恢复新建基层社322个,尤其在薄弱和空白地区改造新建了一批基层社。2016年底,全省基层社总数达到923个,基本上实现了乡镇全覆盖。

二是为农服务改革取得新拓展。为农服务既是供销社的重头戏,也是综合改革的大文章。三年来,在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通过完善现代农资流通网络体系,积极推动农资企业由单一的农资经销商向经营高效、环保、新型的农资产品及提供科技服务的农资综合服务商转型。全省建立“庄稼医院”1100多家,成为农民科学种田、高产增收的保护神。在农产品流通服务方面,加大全省农村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力度,推进“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企对接”,破解农产品“卖难”问题;建设以县级农资公司为龙头、基层供销社为依托、经营门点为窗口、村级综合服务社加盟的农资连锁配送经营服务网络;大力培育农产品营销企业,省供销社与龙岩市供销社共同出资成立了福建供销百农汇农产品有限公司,开展集农产品营销网络、生产基地、品牌创建、市场批发、加工流通、物流配送以及电子商务为一体的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大力打造“永安笋干”、“德化黑鸡”、“武夷清源茶饼”、“移山莲”等一批全省知名的农产品品牌。三年来全省供销社企业新获得40个省级著名商标,5个产品进入全国供销社百佳标准化农产品品牌。在城乡综合维修服务方面,全省建成县级综合维修服务中心72个,乡村维修站点2526个,实现全省有供销社建制的各县、市全覆盖,乡镇覆盖率达95%。同时积极探索发展经营服务综合体,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到2016年底,全省供销社已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达378个。

三是新型业态服务获得新突破。在电商服务方面,坚持把发展电商这一现代化流通业态做为综合改革的重点,其中福建供销百农汇农产品有限公司被全国供销总社确认为“供销e家”省级电商对接平台。全省供销系统培育发展以农产品为主的县级电商平台及运营服务中心53个,占全省县级供销社的76.8%。永安、连城、建瓯、尤溪、平潭5个县级供销社获得全国供销总社电子商务示范县称号。全省供销系统网上交易从无到有,交易额达到创纪录的51.5亿元,电商销售额总量位列全国第七。在农村合作金融服务方面,探索组建农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公司。福建供销(龙岩)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设立了“供销信贷风险补偿基金”,2016年为农民合作社等提供助农贷款8000多万元。永安市供销社获得金融部门授信3亿元,积极开展农业互助合作保险、农村资金互助、农业产业基金等业务。长汀县供销社与建行合作,在供销社网点设立村口银行24家,为农民群众提供小额取款、领取农业补贴、支农贷款等便捷的金融服务。安溪县供销社携手农行,在“e商管家”平台上提供茶农基本身份、茶叶种植情况、农资交易数据等信息,为持卡茶农、种植大户和农资企业配套提供融资服务,促进了安溪茶产业发展和茶农增收。在土地流转服务方面,建瓯市供销社绿瓯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开展抵押担保、土地流转等为农服务,促成土地流转12100亩、林权流转16300亩。

四是企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为了破解社有企业经营机制僵化的难题,省供销社组建福建供销投资集团这一龙头企业,带动了三明、永安、仙游、安溪、建宁等地供销社组建供销企业集团,推动了社有企业资源的整合和规模化经营,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省供销社还与龙岩市供销社、新罗区供销社共同投资组建福建供销(龙岩)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提供助农信贷服务;与霞浦县供销社等共同投资组建福建供销(霞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海产品冷藏、交易、仓单质押等服务。此外,供销社系统企业在开展系统内外产权、资本和业务合作方面积极探索,推动了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五是推进项目建设有了新开端。我省供销社把事关未来和全局的项目建设做为综合改革的重中之重,以破解供销社业务老化、后劲不足的难题。在项目谋划上,把立足供销社自身产业优势、当地特色资源优势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发展后劲有机结合起来,并对接好中央和省市的优惠政策。在项目实施上,加强立项审核、专家评审、分解落实、资金安排、工程实施、检查验收、绩效评价等管理工作,强化协调调度,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确保工程建设和资金使用安全。2016年我省实施 “新网工程”建设项目41个,完成计划的117.1%;建设经营网点504个,完成计划的112%;改造提升经营网点250个,完成计划的125%;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示范项目18个,完成投资计划的100%。凡此种种,都为我省供销社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活力与后劲。

综合改革仅历经三年,就让我省有60多年历史的“老供销社”焕发出新活力。近三年来,供销社各项经济发展指标都以两位数增长。2016年全省供销社实现销售总额998.02亿元、比增25.1%;利润总额4.53亿元、比增20.1%。在全国供销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中,排名从第22位跃升到第13位,不到五年时间将位次提前了9位。全省广大农村干部群众高兴地说:“供销社又回来了!”

省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林少雄告诉笔者:这轮供销社综合改革是关系到供销社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搏,机遇难得,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虽然我省综合改革开局成效显著,但与上级的要求、农民的期望和外省先进经验尚有较大差距;全省发展还不平衡;某些深层次的问题解决难度还较大。但有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省供销系统干部职工团结协作、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供销社重振雄风、历久弥新不是梦。■

责任编辑/王媛媛

文章已完
作者心情:这货来去如风,什么鬼都没留下!!!
如无特殊说明,文章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 没有相关文章!
发表我的评论

Hi,请填写昵称和邮箱!

取消评论
代码 贴图 加粗 链接 删除线 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