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油奈 八闽佳果之一

山峦叠翠,青果压枝。明媚的下午伴着青风吹拂,青果积聚着甘甜,静待着采摘的到来。在美丽的古田,7月已是丰收的季节,晨曦未露之时,果农就已上山,采摘那些已经晒够了太阳,却依旧青如翡翠的油奈。

作为古田的名优特产,古油奈历史悠久,种植广泛,是八闽佳果之一,油奈种植成为古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一大产业。2003年12月7日,古田县成功注册“古田油奈”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曾是名扬八闽的“古田油奈”终于走出八闽,为世人所知。


古田油奈 八闽佳果之一

历史悠久 名扬八闽

群山环抱,绿水相依。美丽的古田物产资源丰富,一年四季水果不断,油奈、水蜜桃、蜜柚甜橙等名优水果被誉为八闽佳古,久负盛名。其中油奈栽培历史悠久。据考证,古田栽培油奈开始于清乾隆年间(1751年),距今已有250余年,在清朝光绪版《古田县制》特产篇中对油奈油详细叙述:奈似林檎而大,邑东乡西洋产者,味甚佳。可见油奈当时在古田鹤塘镇西洋村已有广泛种植,其品质优良,故当时老百姓皆称之为“西洋油奈”。

据介绍,在清明末年,油奈还曾销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是古田的第一大特产,但由于受到历史、社会、经济、交通等因素的制约,古田油奈没有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长期以来局限于西洋村的种植。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从1950年至1963年,西洋村油奈种植面积均稳定在120亩左右,产量在80吨上下;1959年,南平专区农科所正式将“西洋奈”定名为古田油奈;1964-1965年,该县外贸部门收购“奈干”销往港澳市场,供不应求,深受欢迎,古田县果农从中尝到甜头,开始了较大规模的种植油奈。

凭借着古田县优越的自然生态和地理环境,以及250多年的栽培历史,以及果农几代人的积累栽培技术培育出了古田油奈特有的品质,使得古田县成为油奈生长的最佳产地。相对于其他地区的油奈,古田油奈果大形美,色泽鲜艳、肉厚多汁、质优味佳、且营养丰富,具有清热、润肺、消积食、开脾健胃等保健功效,成为八闽佳果的佼佼者,备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古田油奈 八闽佳果之一

政策扶持 产业兴起

作为油奈的原厂地和主产区,古田油奈有着栽培历史悠久,环境优越、技术先进等优势。如何将这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壮大古田油奈产业发展,使之成为古田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脱贫致富奔赴小康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古田油奈所要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只有生产规模基地化、技术水平普及化、油奈品种优良化,才能最终实现质优丰产稳产,壮大油奈产业。”古田县经济作物站站长曾志方告诉记者,为壮大古田油奈产业发展,20多年来,古田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油奈产业的优惠政策。各乡镇和县直金融、财税、土地、林业等有关部门结合各种实际制定出相应政策措施,扶持油奈产业。推行“谁种谁有,长期不变,可以继承”的优惠政策,把发展古田油奈产业作为振兴古田农村经济的重要环节来抓,大力鼓励农民开山种果,使得农民种植油奈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同时,古田县农业部门还把油奈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列入工作重点,组织专业队伍,设立植物医院,提供社会化服务,不断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如油奈繁育问题、适龄不结果问题、果肉褐问题、小叶变粗问题、病变问题以及油奈储存保鲜问题。发动群众,开展油奈选优,1991-1995福建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处组织全省油奈优良单株评选活动,依据果实外观、果实肉质及田间性状,从中评选出树势强壮、优质、高产的古田一号和古田九号等优良单株,近年该县又选育出优良晚熟古田油奈2002号等优良品种,延长了油奈市场的供应期。

目前,古田县通过福建省农函大以及各种渠道举办古田油柰栽培技术培训班,培养出油柰技术人员达3000余人,并在城区和各乡镇建立植物医院和农技服务部达16个,为广大果农提供技术咨询,病虫防治、配方施肥、苗木信息。古田县农业局还开通155农业热线,为农民进行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此外古田县还建立了古田油柰良种母本园1个、良种繁育场3个、优质高产标准化示范园5个,还成立了“油柰研宄会”等专业协会组织,为油柰种植技术的普及与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果农基本上都能实行标准化管理,并不断钻研技术,加大投资。与此同时,该县还大力推广“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以种果大户为龙头,组成“公司+农户”的产销队伍,大力发展古田油柰产业。

春华秋实,经过古田人民的共同努力,古田县油柰产业发展迅猛,科技力量雄厚,面积、产量居全国之首,果实品质闻名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高,己成为支柱产业。

1999年,“古田油柰”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定为“绿色食品”的珍稀名贵水果。

2001年5月,“古田油柰”荣获福建省名牌农产品称号。

2001年8月,《古田油柰标准综合体生产技术规程》通过福建省有关专家的鉴定评审,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

2003年12月7日,“古田油柰”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
产业带动 福泽一方

古田县仕坂村的九都晚柰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如今有社员60多人。“以前,都是散户种植,没有规模和产量,村民收获的油柰很难卖出好价钱,合作社成立后,形成规模化管理,油柰的产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收购价格也就更高了。”九都晚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昌斤兴奋地告诉记者,他说,再过20来天,合作社的晚柰就可以采摘了,由于今年的晚柰没有受到霜降的影响,油柰收成要比去年好,预计可以达到500吨,每户社员预计可以增收2、3万元。近年来,随着“公司+农户”生产模式被果农接受,各大油柰专业村相继成立合作社,以种果大户为龙头,组成“公司+农户”的产销队伍日益增加,古田油柰的市场竞争力也在逐渐增强。

与此同时,古田油柰还带动了贮存加工业的发展。“有了油柰加工厂,除了新鲜的油柰,柰园里的落果也能卖钱了。”周昌斤说,从前果形过小以及被风吹落的油柰都没有人要,只能自己腌制一些,做成柰干,大部分落果只能烂在柰园里。如今,古田县共有油柰加工厂17家,年加工能力可达5000吨,大量落果在挑选后被收购加工成柰干,生产出的柰干酸甜可口,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古田油柰的种植范围分布在古田县行政区域全境,主产区在平湖镇、凤埔乡、松吉乡、凤都镇、大桥镇、吉巷乡、湖滨乡(含泮洋乡部分)、鹤塘镇等乡镇,油柰种植面积6·2万亩,总产量3万余吨,年产值1.4亿元。全县70%的农户拥有油柰园,种植100亩以上的专业户100多个,油柰专业村50多个,并己形成了产、供、销、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油柰种植己成为古田县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文章已完
作者心情:这货来去如风,什么鬼都没留下!!!
如无特殊说明,文章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 没有相关文章!
发表我的评论

Hi,请填写昵称和邮箱!

取消评论
代码 贴图 加粗 链接 删除线 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