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业有多牛,看完你就知道了

金秋时节,福州连迎盛事。这几天,全国首届青运会正如火如荼进行中。而在11月上旬,另一场全国性的盛会也将在福州开幕:我国农业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品牌展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China AG Trade Fair 简称CATF)将在福州接力上阵。“盛宴”将至,借着青运会的热度,“助村”赶紧先吆喝吆喝,家门口要办农业“盛宴”啦,了解一下福建农业发展的特色吧!

福建农业有多牛,看完你就知道了

茶山上列队采茶。特色多样性,资源丰富,是福建农业发展的特点。

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是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唯一主办的大型农业行业盛会,已连续举办12届,经历12年的积累、完善与不断创新,如今农交会已然成为中国农业行业的风向标,在引领生产消费、助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什么如此高规格的盛会今年选在福建福州举办呢?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一语道出答案:“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海峡两岸农业交流的前沿,也是自贸区经济的新热点。在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将农交会打造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展会,福州是新起点。”

这么高的评价,福建可不会受之有愧。这些年来,福建农业君奋发图强,在发展现代农业、都市农业和农业出口方面都有很棒的成绩。

先来看一组漂亮的数据。2014年,福建省茶叶产量37万吨,种类、产量居全国第一;蔬菜产量1697万吨,出口居全国第2位;水果产量791万吨,居全国第8位;食用菌产量104万吨,栽培种类、人均占有量和出口创汇均居全国第一;生猪、蛋鸡、肉鸡、奶牛等规模化率分别为62%、91.4%、94.5%、77.4%,均居全国前列;农产品进出口额居全国前列;农业利用台资的数量和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看完这些,小助不禁为福建农业感到骄傲。身在福建,有口福。

福建省农业发展历史辉煌,曾经发生过几次影响全国的重要农业革新。福建的农业多样性资源丰富,且隔壁的台湾农业发达。借助这些优势,福建农业近些年的发展有了量的基础、质的提升,不仅现代农业方兴未艾,八闽大地崛起一座座农业工厂,以休闲农业为主打的都市农业也正崭露头角。如今,福建省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点已达2200多家,资产总额达380多亿元,年接待游客突破6000万人次,年营业额85亿元。福建的农业优势正逐渐发展壮大,一些科研成果与特色品牌正走出国门,成为新丝路的领航者。

接下来,就让小助与大家一起分享福建农业的发展成就。

1 现代农业——崛起座座农业工厂
近年来,福建省多形式、多功能地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福建农民创业园,通过财政、税费、用地、用电、金融、科技、品牌创建和基础建设八方面的扶持政策,使得“一区两园”成为福建现代农业“硅谷”,八闽大地崛起一座座农业工厂,加快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传统农业转型提升。

宁德市蕉城九都现代农业园智能化温控大棚内,员工正在修剪花卉苗木。

目前,福建省9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集聚了一大批现代农业发展新成果;6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已经成为台商农民朋友在福建省投资创业的重要平台,也成为当地发展现代农业的标杆;9个福建农民创业园和64个示范基地,实现涉农县(市、区)全覆盖,所建的大部分项目规模或科技含量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建成了一批设施蔬菜,食用菌、畜牧、休闲农业等集中区,已成为吸引农业投资、推广农业科技、探索发展模式、展示农业成就、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平台。

2014年,福建农产品出口总额居全国第二位,并且农业利用外资也稳步增长。外资企业在引进资金、设备、技术与管理的同时,也带来了国际市场,带动了农产品的出口,呈现出利用外资与农产品出口双增长的良好局面。

此次农交会,开辟专门板块以福建现代农业“硅谷”——“一区两园”为重点,展示优势产业不断向集中区集聚发展的盛况。

2 都市农业——满足休闲娱乐需求
发展现代农业,已然成为福建省农业发展的主要抓手。而福建并不满足于这一领域的成就,发展新型的现代都市农业,正在农业发展格局中崭露头角。

生产、生活、生态,是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三个维度。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农业,都市与农业融合,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农村给城市提供美食美景,这种现代都市农业的生产方式,正在福建生根发芽。尤其是福州,已经成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排头兵。

福州宦溪镇创新村彩虹小镇,集科普教育、观光旅游、特色农产品销售、种植采摘、休闲养生为一体。

2013年,福州市把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上升为战略任务,出台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沿江、滨海、依山、泮水”是这个市的地理特色。依托福州市的地理特色,福州正打造四大都市休闲农业聚集带。一大批休闲农业示范园、都市休闲农业假日游、生态休闲农业、特色农产品种植、创意精品农业等纷纷涌现,满足福州市居民日渐增多的农业休闲需求。

身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福州,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是福州市发展农业的一贯作风。紧抓生态特色养殖,重点规划发展林下经济、水肥一体化技术种植、循环农业等。从传统农业到都市现代农业,福州正在华丽转身。

智慧农业,则是福建农业发展的另一个亮点。以福州为例,将信息技术合理、全面、系统地应用到农业系统的各个环节,福州已构建起全市物联网可追溯体系,将农村电子商务、农机电商、社区支持农业等多个平台有机串通,真正实现智慧农业的智慧网络。

村庄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产品变商品,目前,福建省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点有2200多家,资产总额380多亿元,从业人数10万多人,带动农户11万多户,年接待游客突破6000万人次,年营业额85亿元。全省获得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8个、示范点23家,获得全国最美休闲乡村9个。

align=left

游客在休闲农庄

3 农业出口——做新丝路的领航者
福建,一个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省份,伴海而生,拓海而荣,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如今,中央提出再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福建农业又一次涌动着勃勃的生机。

“特色多样性,资源丰富”已成为福建农业的特点。而在新的历史时期,福建农业优势正逐渐发展壮大,福建领先全国的农业科研成果与特色品牌,正走出国门,成为新丝路的领航者。

仅以福州为例,不胜枚举的养殖与加工技术,成为福州现代渔业走向世界的超级名片。福州水产品产量及产值、水产品加工产量及产值均居全省第一。敢拼能闯的福州人,将远洋渔业发展到了全国前列。福州远洋渔业民营企业规模和境外远洋渔业基地数位居全国首位,并已建立起两大中国纯天然远洋捕捞产销基地。渔业产值占据了福州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2014年渔业产值412.4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56.4%。

 

连江海带

“此花独闽中有之,夏开百花,妙丽而响”说的是福州市花茉莉花。茉莉花茶品牌是福州市致力打造的文化品牌,它已是全国唯一获得三大地理标志认证的茶类。2014年4月,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更是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全省唯一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出口总量位居全国第一。

茉莉花基地

“世界金鱼看中国,中国金鱼看福州”,福州还是中国的金鱼之都。300多年的养殖历史,80多个品种,屡获世界大奖。福州也是中国鳗鲡之都,已形成苗种培育、健康养殖、饲料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饲料生产、鳗鲡养殖、加工出口创汇等均居全国领先位置。

兰寿

在农业科研成果方面,作为农业科研成果的排头兵,福州目前拥有国家级研发中心及实验室,国家核心育种场和院士工作站。福州成为金针菇、绣球菌工厂化袋栽技术发源地。两家绣球菌工厂化企业日产15吨,全国第一;罗源秀珍菇产量7.2万吨,全国第一,占全省的70%、全国的60%。

不仅福州,我省一系列基于优势产业基础而获取的殊荣,都彰显了福建作为21世纪新丝路的领航者,正乘风破浪朝前迈进。

农交会福建和福州展馆设计方案


本届农交会还未开展,已经刷新了各项纪录:一是规模最大,展出面积达到了12万平方米,包括各省(市、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2个展团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展区等13个专业展团组团参展;二是名牌荟萃,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近5000家龙头企业、“三品一标”企业及农业合作社参展,可谓一场农业品牌盛会;三是思想火花碰撞,除了展示采购,还将举办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研讨会、中国农产品经销商大会、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中国兽医大会等配套活动;四是“互联网+”元素突出,大家可以在现场亲身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中的实际应用。
绿
作为东道主,本届农交会福建展馆面积达到9000平方米,开辟“福建现代农业展区”和“福州都市农业展区”。

手里攥着全国最“绿”这张生态名片,福建的生态农业舞得是风生水起。据组委会透露,福建展馆重头戏是我省近年来重点打造的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畜牧、渔业、林竹等千亿元产业,现场设置序厅、蔬菜产业区、茶产业区、水果产业区、食用菌产业区、畜禽产业区、农业互联网区、渔业产业区、林业产业区、农业科技区等10个版块。

目前征集到的参展企业近200家、参展产品800多个,绝大部分为获得“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中国驰名商标、福建名牌农产品等品牌农产品,以及具有显著福建地方特色的产品。


本届农交会参展主体来自多个农业行业领域,包括生产商、批发商和分销商会聚一堂,进行交流、贸易,商品流、人才流、技术流、信息流汇集。目前已经有200多家跨国公司和境内外大企业参展,还有200多家意愿采购商到会采购。


我省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林竹、花卉苗木等7个优势特色产业正在蓄势,到“十三五”末,这7个产业将分别实现全产业链产值超千亿元,其中,畜禽产业达5000亿元,水产、林竹产业分别达3000亿元。

在分区展示中,产业链的展示将让观展成为全面了解福建农业产业的课堂。例如想了解茶,来看茶产业展区吧。既有丰富的茶叶品系展示,也有茶叶标准化清洁生产的演示。除了特色茶具、茶食,此次展区还特设了生态休闲茶庄,显示了茶产业链延伸的潜力。除了实体展示,茶文化传播和茶叶营销这些福建茶产业的软实力也将以独特的形式进行展示。

文章已完
作者心情:这货来去如风,什么鬼都没留下!!!
如无特殊说明,文章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 没有相关文章!
发表我的评论

Hi,请填写昵称和邮箱!

取消评论
代码 贴图 加粗 链接 删除线 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