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打造7个全产业链总产值超千亿的产业。今日,福建省发改委对意见作出解读。
意见要求,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突出绿色生态优势,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意见明确了农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福建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镇)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逐渐形成,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林竹、花卉苗木等7大优势产业的全产业链总产值均超千亿元,创建一批效益更好、影响力更大、带动力更强的区域性、全国性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竞争力逐步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意见还提出,福建省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合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加大财税支持,落实国家有关税收扶持政策,积极争取中央相关资金支持,省级在现有资金渠道内倾斜安排一部分支持加快推进农村产业融合试点。
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乡镇的背后,还有大文章。与农业产业化相比,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产业化的高级形态和升级版。
2016年12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里提到:要因地制宜,探索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的融合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强化利益联结,保障农民获得合理的产业链增值收益。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有6种类型:
●产城(镇)融合型
举例:建设具有田园城市、风情渔乡、绿色小镇等特色的宜居宜业魅力小镇,带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城镇化。
● 产业链延伸型
举例:支持利用米糠、果皮、茶渣、畜禽废弃物等低值农副产品生产稻米油、精油、茶多酚、血浆蛋白粉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 农业内部融合型
举例:推动南日、东山、西洋等岛屿附近海域的“海洋牧场”建设
● 功能拓展型
举例:鼓励各地探索建设农业主题公园、农业嘉年华、教育农园、摄影基地、森林景区、渔人码头、运动垂钓等。
● 技术渗透型
举例:推进智慧农业,发展集农业物联网装备设计研发、制造、工程总包和配套服务为一体的智慧农业交钥匙工程服务产业。
● 产业集聚型
举例:重点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福建农民创业园、台湾农民创业园、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海洋产业示范园区、渔港经济区等园区。
2020年,福建将诞生7个千亿产值农产业
显然,福建在下很大的一盘棋。福建省计划到2020年,7大优势产业的全产业链总产值均超千亿元。
谁是福建农业的七大王牌?请看好。
茶叶
福建是茶叶的发祥地,茶叶已成为福建省分布最广的经济作物,全省除个别偏远岛屿外几乎是县县产茶,涉茶人员已超过3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蔬菜
2016年,福建蔬菜种植面积1151.08万亩,增加35.67万亩,产量1833.43万吨。
水果
独特的地理和气候,让福建有水果之乡美誉。2016年,福建水果产量855.34 万吨,天宝香蕉、永春芦柑、平和蜜柚、古田水蜜桃、诏安青梅、政和锥栗、九湖荔枝、浮宫杨梅……每个地方都有响当当的拳头产品。
畜禽
2016年,福建全年肉蛋奶总产量269.36万吨,比上年增长4.6%。
水产
2016年,全年水产品产量767.98万吨,比上年增长4.6%。其中,淡水产品产量102.50万吨,增长5.0%;海洋捕捞233.10万吨,增长0.4%;海水养殖432.38万吨,增长7.0%。
林竹
2016年,福建省森林覆盖率65.95%,森林蓄积量6.08亿立方米。林业厅发布的数据显示,福建省年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为8014亿元,具有极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花卉苗木
2016年,福建省花卉苗木全产业链总产值达559.04亿元,较上年增长27.34%,中国兰花、红掌、凤梨、白掌、蝴蝶兰等盆栽花卉销量持续走高。
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林竹、花卉苗木,七大明星产业联手出击千亿集群。福建希望创建一批效益更好、影响力更大、带动力更强的区域性、全国性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竞争力逐步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 转载请注明来源:福建农业打造7个千亿产值农产业
- 本文永久链接地址:http://www.8yp.com/nongchan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