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
供应周期: 4月上旬-9月下旬
年总产值:1.2 亿元
年总产量:1200 吨
销售区域:全国
产品介绍
七境堂绿茶,亦称作七境绿茶,产于中国福建罗源县西部的七境堂。七境堂位于福建省罗源县西部。据传,当时七境堂是由程洋境、长弯境、施灞境、西竹境、延洋境、洪洋境、寿桥境等七个境(“境”当时系自然村划分的单位)的群众,募资合建的泰山庙,称为“七境堂”。七境堂生产的茶叶称为“正七境堂茶”,以七境堂生产的茶叶为主,并入部分红塔、飞竹、霍口的茶叶,称之“七境茶”。
产业布局
罗源县“七境茶”近日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注册为地理标志商标,实现了该县地理标志零的突破。
罗源种茶历史悠久,据《罗源县志》记载,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已有榷茶,西兰乡高山出产的“七境茶”品质最佳,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对其“香高、口爽、色翠、耐泡”四绝有过详细记载,明清时期被当作贡品。为重塑“七境茶”辉煌,罗源县大力推进“商标兴茶”战略,最终促成“七境茶”地理标志的成功注册。目前,幸福茶城罗源县“七境茶”种植面积达4.3万亩,年产量4685吨。
历史故事
“七境”位于罗源县西部山区西兰乡,平均气温18度,常年雨量充沛,雾气缭绕。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产出了茶中极品“七境堂”,史称“罗源尖子”,又名“元明绿”,简称“七境茶”。最早七境茶见于唐朝陆羽《茶经》一书,明清时代列为宫廷贡品,颇具盛名。近年来西兰乡通过引种黄旦、台茶12号等优良品种,改造茶园160亩,并被省农业厅列为无公害栽培生产示范基地,生产系列产品有七境炒绿、龙井、扁针、乌龙茶等。由于采制精细、工艺考究、毫香突出,具有“香高、口爽、色翠、耐泡”四绝特色。“七境绿茶”1955年连续八年被福建省农业厅评为省名优茶,1999年首次参加第三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叶评比荣获二等奖挤身中国名优茶列行。2001年通过国家茶叶检测中心检测,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品牌品质不断提升。据权威部门测定,七境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常年饮用,具有清肝胆、利肠胃、消除脂肪、防癌、防治高血压、抗辐射等功效。产品投放市场后,极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 转载请注明来源:七境茶
- 本文永久链接地址:http://www.8yp.com/qijing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