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是霞浦最知名的海产,也是吸引了万千客商来霞浦的最大的理由之一。海参的养殖条件十分苛刻:温度不够,海参就会停止发育;水质略差,养殖的海参味道干涩;稍微有些污染,海参便会死亡。所以霞浦是海参孕育的温床,水质是中国标准最高的区域之一;因为没有重工业,所有没有环境污染;当然也依赖于霞浦人民千百年来对自然的朴素崇拜之情。霞浦的海参不仅个头长的大,味道也十分肥美,特别是在营养价值上,因为用当地的海带等作为海参养殖的饲料,所以价值比较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外地客商在霞浦海参收获季节,都排队等待霞浦海参。
近几年来,霞浦县海参养殖规模迅猛发展,2016年,全县海参产量1.7万多吨,产值16亿元左右,成为中国南方海参的主产区、中国海参拉缸盐集散中心,从而奠定了霞浦“中国南方海参之都”的地位。
2016年7月,“霞浦海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功,这是霞浦县继“中国最美滩涂”“霞浦紫菜”之后又添得的一枚金字招牌,将进一步推进霞浦海参的品牌建设,增强霞浦海参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进而提高霞浦海参在市场的占有率。
霞浦到底有那些底气大规模发展海参产业集群?霞浦海参到底好在哪里?
“我们霞浦拥有天然的水产养殖港湾,盛产海带、紫菜、大黄鱼、鲍鱼等多种水产品,是远近闻名的水产养殖大县。”霞浦县海参协会秘书长陈顺满告诉记者,霞浦海域的水质长年保持在一类水质标准,得天独厚的海洋条件孕育了悠久渔业养殖历史,“我们恰好就借助藻类养殖的基础,将海带作为海参养殖的主要饲料。”
陈顺满说,与传统的利用池塘养殖海参的方法不同,霞浦渔民自古“靠海吃海”。“我们用最天然的海生海带与鲜鱼混合,将它们搅拌成浆,投入吊笼中喂给海参吃,整个养殖过程绿色环保。”
“另外,海参在生长过程中对气候的要求同样很高。北方海参在冬季低温来临时,会自动进入休眠期。”陈顺满告诉记者,由于霞浦地处南方,每年10月至次年5月的水温恒定保持在10—20℃之间,“所以霞浦海参拥有更长的生长周期,最后孕育出来的成品个头较大,肉质肥厚,吃起了也更有嚼劲。”
记者同时了解到,尽管霞浦海参产量增长速度迅猛,但其产业链上下游不健全,没有打响地域品牌,直接导致养殖户对外营销时频频受挫,霞浦海参产业整体高产低销,产业发展面临一些困扰。
“最近这些年人们的养生意识增强了,对自身健康开始更为关注,因此一些海参等滋补品开始取代烟酒礼品。”陈顺满介绍,海参本身就拥有丰富营养价值,在古医书早对其滋补祛虚、强身健体的功效予以了肯定,“海参就是最天然的保健产品,在中秋节期间,送点霞浦海参给中老年群体也是上佳的选择。”
- 转载请注明来源:霞浦海参
- 本文永久链接地址:http://www.8yp.com/xiapuhais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