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茶企利好 茶叶稀土超标将不再是问题

20多年来,福建茶企曾多次被爆出“稀土超标”事件,但在业内一直质疑国标不科学,茶企是“蒙冤”。近日,国家卫计委公布了将于今年9月起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新国标不再为包含茶叶在内的植物性食品,设置稀土限量标准。

这意味着困扰中国茶企,尤其是乌龙茶企业26年之久的“稀土超标”问题,最终在各方详细论证和努力之下,得到圆满解决,同时也向消费者传递了,可以放心购买国内合格茶叶产品。

福建安溪茶叶有哪些品种

据了解,由于稀土具有提高茶叶叶绿素含量、提高茶树体内的酶活性等效能,有助于茶叶增产及提高品质。上世纪90年代起,全国开始广泛推广稀土肥料,可以施入土壤,可以叶面喷肥。但由于茶树从土壤中吸收各种元素,稀土元素不可避免地要积累在茶树叶片中。为了控制茶叶的叶面肥使用量,原卫生部就在《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GB2762—2005和《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05中规定,茶叶中的稀土元素含量不得高于2.0mg/kg。

一般而言,茶鲜叶成熟度越高,内含稀土含量越高,制成的干茶稀土总量就高,如乌龙茶、黑茶、紧压茶等茶类;由原料嫩度较好的茶鲜叶加工而成的绿茶、红茶、白茶等茶类,稀土含量相对较低。且我省南平、龙岩、三明、泉州、漳州的大部分茶叶种植在富含离子型稀土的风化型土壤中,也就造成近年来多数抽样的铁观音及武夷岩茶稀土含量都超过了现有的国家标准。

2015年5月,《法制晚报》报道,北京市消协发布预包装茶叶比较试验结果。在59个测试样品中,有9个样品稀土含量超标。以铁观音、大红袍等乌龙茶为主。据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专家阮光锋介绍,茶叶中稀土含量本底值为0.23~1.76mg/kg,2mg/kg的要求较严格。这也就导致在茶叶质量检验中,各路卫生检疫部门,逢抽检必抽乌龙茶,一抽乌龙茶就超标。

2016年3月,白先生以100元/盒的价格从永辉超市百子湾店买了21盒福州庆芳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庆芳”3611铁观音(共250g,36袋装)。买走之后,白先生委托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茶叶进行了检测。检测报告显示,茶叶中稀土含量为5.4mg/kg,高于茶叶的稀土限量指标为2.0mg/kg。 为此,白先生将永辉超市百子湾店诉至法院。2016年10月14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终审维持原判,支持原告要求退还货款并给予十倍赔偿的诉讼请求。

新标准是否是掩耳盗铃?
2013年起,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选择镧、铈、钇等三种主要稀土元素开展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各类常见食物中的稀土元素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且研究表明,茶叶中所含稀土不溶于水,稀土浸出率为26%。

也就是说,按现行茶叶稀土标准2mg/kg计算,一天喝一公斤通过泡茶浸出率得到的含有稀土元素的茶汤,仅仅是0.52mg,远远低于人体日允许摄入稀土量14mg~24mg。

那么

国外有没有这方面的标准?

2005年原卫生部出台《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GB2762—2005和《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05后,国际上也还没有相关标准,FAO/WHO 和 JECFA未对任何稀土元素予以评价,CAC、澳新、欧盟、日本、美国等国和台湾地区也无相关标准。

但在我国颁布标准后的数年里,外国便以此作为禁止中国茶叶出口的依据!此次稀土限量标准的撤销,将为茶叶出口破除壁垒。

对茶行业的影响:

一是将刺激中国茶叶的出口,出口日本的乌龙茶,出口欧盟的普洱茶、黑茶,都有望迎来可喜的新局面;二是增强国内茶农、茶从业者的市场信心,不用再考虑“稀土超标”这个伪问题;三是减少职业打假人对于茶企业的干扰,有利于茶行业整体的健康良性发展。

文章已完
作者心情:这货来去如风,什么鬼都没留下!!!
如无特殊说明,文章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 没有相关文章!
发表我的评论

Hi,请填写昵称和邮箱!

取消评论
代码 贴图 加粗 链接 删除线 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