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银耳

古田银耳,福建省古田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古田县是“中国食用菌之都”、“银耳之乡”,银耳人工栽培历史悠久,以盛产银耳和银耳栽培技术先进而声名远播,成为全中国学习的榜样。所产的产品朵型圆整、色泽鲜艳、口感滑嫩、营养丰富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古田银耳

古田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食品结构,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然而,为了使银耳增白、变脆,延长保存期,90年代初,部分加工户零星的对银耳进行硫磺熏蒸,开始是在屋顶平台,后来逐步转移到农民自家责任田或租用的责任田上。在熏磺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气体,对周围空气造成一定污染,给周围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一定影响。98年12月26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古田银耳熏蟥增白加工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引起了省、地领导高度重视,派出专门调查组,到古田县进行专门调查。古田县委、县政府及时采取措施,认真进行修改,保护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制止熏磺工艺。

为了全面掌握古田银耳质量状况,福建省和宁德地区技术监督局于1998年12月31日派员从古田银耳熏磺加工厂、古田市场、福州市场分别抽样送省中心检验所、省食品检验站进行检验。为了切实维护全国消费者的利益,县政府又于99年3月分别委托福建、山东、上海、北京等省市技术监督局分别对当地市场销售的古田银耳进行抽样检验。各地的抽样情况:福建省中心检验所检测6批次,福建省食品检测站检测10批次,上海市从当地市场抽检6批次,山东省从当地市场抽检9批次,北京市从当地市场抽检7批次,经技术监督检验机构检验结果,古田银耳理化卫生质量指标全部符合国家标准GB7096-1996《食用菌卫生标准》。

99年6月10日,福建省技术监督局和古田县委县政府联合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情况通报会,正式向新闻界通报了这次检验结果。古田县表示,要以新闻舆论监督为契机,加大对技术检测的投入,全面规范食用菌的生产与加工。为了寻求新的加工工艺,古田县已投入50多万元,委托、聘请北京、海南、天津、江西等省市10多家科研机构对延长银耳保存期和增白技术进行科技攻关和试验,并已取得初步成效。最近培育的”9901″银耳新菌种色泽雪白,品质优良,已在全县大面积推广。白木耳这朵美丽的银花定将在古田绽放得更加娇艳,成为造福全人类的健康食品。

古田银耳

古田银耳产业布局

古田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食品结构,是对人类的重大贡献。然而,为了使银耳增白、变脆,延长保存期,90年代初,部分加工户零星的对银耳进行硫磺熏蒸,开始是在屋顶平台,后来逐步转移到农民自家责任田或租用的责任田上。在熏磺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气体,对周围空气造成一定污染,给周围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一定影响。98年12月26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古田银耳熏蟥增白加工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引起了省、地领导高度重视,派出专门调查组,到古田县进行专门调查。古田县委、县政府及时采取措施,认真进行修改,保护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制止熏磺工艺。

为了全面掌握古田银耳质量状况,福建省和宁德地区技术监督局于1998年12月31日派员从古田银耳熏磺加工厂、古田市场、福州市场分别抽样送省中心检验所、省食品检验站进行检验。为了切实维护全国消费者的利益,县政府又于99年3月分别委托福建、山东、上海、北京等省市技术监督局分别对当地市场销售的古田银耳进行抽样检验。各地的抽样情况:福建省中心检验所检测6批次,福建省食品检测站检测10批次,上海市从当地市场抽检6批次,山东省从当地市场抽检9批次,北京市从当地市场抽检7批次,经技术监督检验机构检验结果,古田银耳理化卫生质量指标全部符合国家标准GB7096-1996《食用菌卫生标准》。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是“中国食用菌之都”、“银耳之乡”。古田银耳的种植量、产量、产值、出口量都高居全国首位。 古田县年均栽培银耳2.35亿袋,占全世界银耳总产量的90%,产销量居世界第一位。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古田县食用菌产品畅销我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并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国外市场,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短平快项目,银耳、香菇、竹荪等二十多个菌类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全县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员达20多万,占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二。。在古田,银耳是生产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生态效益最佳、发展前景最好的食用菌品种之一,其产量产值占到了古田食用菌的43%左右。

古田银耳历史

在古田,“古田银耳”是食用菌家族中生产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生态效益最佳、发展前景最好的品种之一,其产量产值占到了古田食用菌的43%左右。而且,古田以盛产银耳和银耳栽培技术先进而声名远播,成为全中国学习的榜样。长期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就不断探寻银耳的人工栽培技术,努力提高银耳的产量。1978年,古田县的农民戴维浩首创了银耳袋栽技术,促进了银耳的大批量生产;1983年,以陈华贵、姚淑先等为代表的古田耳农,利用棉籽壳试种银耳并取得成功,使银耳生产摆脱了菌林矛盾,为银耳生产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不仅节约了大量木材,而且单位产量还提高30%。21世纪以来,古田银耳又广泛推广工厂化生产,该工艺是建立银耳生产专用房,实行工厂化管理、无公害化种植。

闽农网提供古田银耳原批发批发,欢迎来电咨询。
文章已完
本文主题:古田银耳批发,古田银耳价格多少钱一斤
如无特殊说明,文章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 转载请注明来源:古田银耳
  • 本文永久链接地址:http://www.8yp.com/yiner/

  • 没有相关文章!
发表我的评论

Hi,请填写昵称和邮箱!

取消评论
代码 贴图 加粗 链接 删除线 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