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芙蓉李又名夫人李、浦李、永泰李,系福建省名牌农产品,属蔷薇科、李属。芙蓉李又名中国李,是福建省特产,有700年的栽培历史。芙蓉李在福建闽东、闽北等地都有种植,以福建福安市、永泰县梧桐镇的最为出名,果实艳丽,甜酸适口,品质上乘。
“永泰芙蓉李”是福建名牌农产品,永泰也是全国最大的“芙蓉李”生产基地和原产地。永泰人在外介绍县情,断不会忘了介绍并夸耀一下该县的这个名牌产品。
事实上,永泰有着悠久的芙蓉李栽培历史。据《永泰县志》记载: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就有李树生桃,并记有鹅黄李、胭脂李、麦李,其中唯夫人李(芙蓉李)最佳。可见至今已有445年以上的历史。
永泰芙蓉李属蔷薇科、李属。树高越过人头,树势伸延强健,枝条开张舒展,碧片丛丛簇簇。那天,我来到城郊一个叫太原的村庄,沿着向导手指的方向,只见脚下的大樟溪正汩汩地流淌着。对岸芳草连天,翠绿匝地。乘船过溪而上,岸上层层叠叠的芙蓉李,如一排排打开的绿伞,沿山顺岭,拥翠叠玉般地蜿蜒而去。人站树旁,只觉得有一股欲湿人衣的清凉,顿叫人神清气爽。这一带,原来也只是一片荒芜的山地,但凭着当地人精于去取的敏锐目光,以及年复一年辛劳地栽种,使这里迅速变得葱茏起来。细看那一片芙蓉李树,完全是当地人巧借地形、顺势筑坡的结果,其间还栽有梅树,清阴敷秀,时已9月,犹有一缕暗香袭人。人行其间,从树缝树隙中,不但得以远眺山峦,还能俯瞰大樟溪碧波;而周围树丛露出几幢明艳的农家楼房,更给这一片幽静之处平添了诸多生趣。
历史上,“永泰芙蓉李”主要在城关、梧桐、嵩口、赤锡等乡种植,而今主要的种植地还有葛岭、长庆、盖洋等地方。由于时间所限,我过去曾到过的诸如具有千年历史的梧桐,还有嵩口等地就没有再去了,而靠近莆田的岭路乡等地,我倒是借用朋友的车子走了一天。对比之下,我发现永泰芙蓉李种植的地方,每一处都是那样美丽质朴但又不乏恬淡幽细。可以说,每一处都因芙蓉李的存在,从而勾画出一幅幅美妙的田园风光,甚至杂错间置于其中一些古老农舍,或一些苔痕满阶的土屋,都与一簇簇矗起的新房新舍相映成趣。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今年3月,我因事又来到梧桐镇,正值百花盛开之时。办完事,我在朋友引导下,穿过一条芳菲勃发的小溪,来到一处载满芙蓉李的山坡,顷刻之间,便感觉自己已置身于一片花的海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层层叠叠青葱的李树,目光越过簇簇碧绿的叶片,赫然在眼前的就是一丛丛、一层层、一片片怒放的李花。细看花托、花蕊、花柱、花粉……泛白流苏,凝雪飞碧、堆银砌玉,闪闪烁烁;它们好似云的形态,又像浪的弧纹,却听从着风的抚弄,轻轻地漫溢着、腾挪着,静静地飘移着、舞蹈着。这满山鲜亮的、粉白的颜色,印映着芙蓉李绰约的风姿,吐放着沁人心脾的芳香。我的朋友看我入迷的样子,便笑着对我说:“怎么样?感动了吧?来几句诗吧!”我其实早已陶醉了,听朋友这么说,便不假思索地念出一位诗人的两句诗:“人生苦短,如能与其中的一朵厮守一生,足矣!”朋友一听就乐了,故意讽刺我:“就要一朵啊?那这一片我都要了!”
永泰芙蓉李是一种既宜鲜食又可加工的优良品种。果实除鲜食外,主要用于加工李干及制作蜜饯。我在永泰县一些加工果品的厂房里看到,选择加工的芙蓉李一般都只有八成熟,精工制作的流程都是传统工艺,这样制作的李干,外观浑圆,肉厚纹路细密,口感酸甜适口,很受客商欢迎。这种李干,还具有生津开胃、醒酒解渴、增进食欲等功效。我查一下资料发现,新中国成立之前,永泰每年有300—500吨李干销往香港及新加坡、马来亚等地。改革开放这些年来,永泰县先后建起的30几家蜜饯加工企业,生产出几十种以芙蓉李为原料的蜜饯,众多出口产品在国内及东南亚一带久负盛名,一大批品牌也相继打入北京、上海、广东以及日本市场,行情一路看好。
毫无疑问,加工李干也是永泰农业产业化的“重中之重”,是广大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早在1983年8月,“永泰李干”就获得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荣誉证书”;2001年列入国家土特产年鉴。这种具有独特品质和风味的“永泰李干”,在本地又称黑李干、淡李干,它含盐最低,其加工工序和技术,都是代代相传的,其中不乏保密的部分。我在采访永泰蜜饯协会副会长老梁时,他也证实了这一点。他说,包括加工梅子,都是原生态的加工,不用色素或保护剂,这里面自然有需要保密的一些技术。这也是永泰果农经过数百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形成的一套独特的科学的加工工艺流程。
闽农网提供永泰芙蓉李原批发批发,欢迎来电咨询。- 转载请注明来源:永泰芙蓉李
- 本文永久链接地址:http://www.8yp.com/yongtaifurongl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