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八仙茶产于福建省诏安县,属小乔木大叶类,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春季萌芽早,冬季封园迟,育芽能力强,芽梢抽长快,节间长,茸毛短而少,芽头较瘦小,梗细小,喜荫湿,抗寒性较弱。适制绿茶和乌龙茶,香气高,品质优。
诏安八仙茶的汤色澄黄明亮,茶汤的香气清高持久,茶底颜色深绿、油嫩,品种香气十分突出,而且茶叶十分的耐冲泡,茶味浓而回甘持久。只是诏安八仙茶的口感略带苦涩,冲泡时出汤很快,一定要迅速倒出茶汤,如果茶叶的浸泡时间太长,茶汤的苦味会过浓。诏安八仙茶的制茶方法采用的是闽南乌龙茶制法,茶叶的外形、条索与广东的凤凰单枞较为相近。
诏安八仙茶虽然在乌龙茶爱好者当中没有很高的呼声,但是其质量优异,曾两次获得福建省名优茶的优质奖。诏安八仙茶在1994年,被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批为国家级茶树良种,诏安八仙茶是建国以来,唯一新选育的国家级乌龙茶良种,而诏安八仙茶仍然十分低调,不曾有过商业炒作,因此在福建众多乌龙茶中并没有很大的名气。
八仙茶是我省自建国以来由农业部认定的国家级乌龙茶新品种。为又好又快地推进八仙茶产业的发展,做大做强做优八仙茶产业,打好八仙茶品牌,实现茶农增收、茶企增效、财政增税,提升扶贫开发实效,经2017年第一次县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制定本实施意见。
诏安是八仙茶的发源地,是漳州的主要茶产区之一。茶产业是我县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截止2016年底,全县茶叶种植面积51729亩,采摘面积44464亩,年产量10625吨,年产值6.4亿元。其中,八仙茶面积和产量均占80%以上。全县茶叶主产乡镇有9个,主产村有40多个,茶叶面积和产量占全县95%以上。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白洋、建设、官陂、秀篆等乡镇,已形成了白洋乡汀洋、建设乡万石溪、官陂镇公田、秀篆镇礤岭等一批茶叶专业村。
全县茶叶从业人员(包括种植、加工、销售)有4万多人。全县茶叶初制厂300多家(包括家庭作坊),较具规模的加工企业有20多家。全县有专营销售茶庄、茶店100多家,茶艺馆8家。注册品牌商标20多个,工商登记的茶企业50多家(包括茶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现已有1家茶企业通过有机茶认证,2家通过绿色食品认证,1家通过无公害认证,7家通过SC认证。
历年来,诏安八仙茶产销比较稳定,没有出现产品积压、滞销现象,在茶叶销售过程中,低档茶慢销,中档茶好销,高档茶供不应求。茶产品主要销往广东潮汕、广州、海陆丰、深圳、梅州等地区,本省福州、厦门、漳州也有销售,少部分销往北京、上海等地。
八仙茶产业发展目标任务
以现代茶业为统领,逐步建立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保护茶园生态环境多样性,加快茶叶加工清洁化进程;新开垦茶园种植当家品种八仙茶为主,适量引进广东单枞系列品种和福建名优茶等,品种多样化合理搭配,以适应市场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促进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争取获得诏安八仙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
(二)2017年—2020年新建高标准茶园面积1.55万亩。每年新增茶园0.4—0.5万亩;新创茶叶知名品牌2-3个;新增茶企(场)3家以上;新增茶叶机械 10 台(套)以上。到 2020年,茶园总面积达6.5万亩以上、茶叶年产量达到1.5万吨以上、产值达8亿元以上。建成高效生态茶园18个,面积6000亩,大部分茶园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建设病虫害测报点9个;扩建16个日加工1000公斤茶青以上、加工设备先进,技术领先的清洁化茶叶大中型加工厂;建立国优八仙茶茶树良种育苗基地3个。
(三)培养出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2家,市级龙头企业3-5家。
(四)打造出“诏安八仙乌龙茶”“诏安八仙功夫红茶”等知名品牌,使诏安八仙茶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五)立足诏安富硒资源特色,大力发展富硒八仙茶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一批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中国生态富硒八仙茶生产基地和现代茶产业示范基地、示范企业。
(六)延长提升茶业产业链。扶持2-3家茶叶加工器具、机械设备、包装等生产加工企业,提高茶业附加值。
(七)加强茶叶交易平台建设,壮大营销队伍建设,完善茶叶物流基础设施,提高茶叶市场流通效率。建立农业部门、茶业企业和生产基地为一体的信息化系统,为茶农和企业及时提供茶叶生产经营的信息服务。
(八)倡导形成诏安县机关、企事业单位,日常办公接待饮用八仙茶的氛围,增强诏安八仙茶品牌推广意识。
八仙茶产业发展扶持措施
为推进八仙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八仙茶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县政府每年安排农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扶持八仙茶产业发展。
(一)新茶园建设
1.种植要求
新开垦茶园要在缓坡地沿等高线修筑水平梯田,茶树种植方式可根据山地条件选择单行条列式或双行条列式。茶园每亩栽植茶苗1000株以上。根据种植方式,在茶行上挖种植沟,要求沟深60cm左右,施足有机肥或矿物、植物肥料,复土一个月后便可栽植茶苗。
2.补助标准
对新开发相对集中连片种植10-50亩,且符合种植规格标准的茶园,经验收合格每亩一次性给予500元种苗补助;集中连片种植50亩以上,且符合种植规格标准的茶园,经验收合格每亩一次性给予600元种苗补助。
(二)现代茶园建设
根据“规划科学、梯层等高、路网硬化、园地植树、梯壁留草、自动灌溉”的原则开展茶园建设。
1.茶园生态建设
做到“山顶戴帽,山腰结带,山脚穿鞋”。一是在茶园顶部、周围种植乔木防护林,林间栽种灌木树种;二是在茶园干道、支道旁种植行道树,行道树之间种植灌木型植物、草本植物或禾本科匍匐性植物进行绿化,增加生物多样性;三是在茶园空闲处种植乔木型或小乔木型绿化树;四是茶园梯壁种草留草,或套种平托花生、百喜草、圆叶决明、爬地兰等绿肥。
2.生态茶园套种珍贵或乡土树种
(1)建设规模:连片面积不少于5亩。
(2)苗木规格:采用苗高≥1.5米的容器苗。
(3)补植密度:茶园每亩套种珍贵树种≥25株,且分布均匀,人工措施到位;套种的苗木5年内不能移植,5年以后可以移植,但要按不低于上述标准进行补植,确保补植套种成林后郁闭度达0.2以上。
(4)推荐套种树种为:香樟、桂花、醉香含笑、罗汉松、降香黄檀、沉香、南方红豆杉、樱花、含笑、印度辣木等。
(5)补助标准:生态茶园套种珍贵或乡土树种符合规定,经验收成活率达90%及以上,每亩补助500元。
3.茶园基础设施建设
(1)完善茶园道路建设,茶园要求集中连片,面积在50亩以上。茶园道路进行硬化,达到晴雨畅通的标准,干支道宽度3.5米以上,水泥硬化宽度2.7米以上、厚度13厘米以上。步道宽度0.8米以上,采用水泥硬化(厚度8厘米以上)或鹅卵石等硬化;采用防腐木(5厘米厚)建造步道、宽度应1米以上。在空旷地或田林交界处,平均每3亩茶园建立一个约3立方米蓄水池或蓄水坑,做到有水能蓄、涝时能排、旱时能灌。
(2)补助标准:①硬化茶园干支道16万元/公里;②步道5万元/公里;采用防腐木(5厘米厚)建造、宽度1米以上的茶园步道,每公里补助10万元;③茶园蓄水池400元/立方米。
闽农网提供诏安八仙茶原批发批发,欢迎来电咨询。
- 转载请注明来源:诏安八仙茶
- 本文永久链接地址:http://www.8yp.com/zhaoanbaxian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