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太子参

“柘荣太子参”是全国闻名道地药材,以色泽晶黄、块根肥大、气味浓厚而享誉国内外。各主要中药材市场太子参价格以“柘荣太子参”价格为衡量标准,主导了国内药材市场太子参价格。柘荣素有“中国太子参之乡”美称,全县太子参种植面积3.2万亩,年产量4900多吨,产销量占全国三分之二,“柘荣太子参”品质领先、质量优良,含有太子参多糖、太子参皂甙、多种微量元素及人体所需16种氨基酸。2003年,柘荣县承担了国家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太子参GAP项目的研究。通过2年多的努力,2005年,太子参GAP基地通过国家药监局专家组现场认证,同年,太子参GAP研究项目通过科技部验收,从而使柘荣太子参GAP生产标准成为了全国太子参生产的指导标准。“柘荣太子参” 1992年获得全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2001年获得国家证明商标、2005年获福建省著名商标、2006年荣获中国驰名商标,2007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柘荣太子参

地理位置: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
供应周期: 1月上旬-12月下旬
地标产品:
年总产值:1.48 亿元
年总产量:4900 吨
销售区域:全国

产品介绍

太子参质量优良,色泽晶黄、肉质肥厚、有效成分高,受到客商的青睐。目前,柘荣全县太子参种植面积已达2万多亩,产量2000多吨。柘荣还被誉为“中国太子参之乡”。
产业布局

1、种植规模:从统计数据表明,1973年柘荣县太子参种植面积仅5亩;1980年达1025亩;1985年达4704亩;1990年的3972亩;1995年突破万亩,达10470亩;1999年突破2万亩,达25720;目前面积稳定在2.5万亩。
2、太子参在柘荣县域经济中的地位:柘荣县是福建省人口最少、地域面积最小的山区县。总面积553平方千米,耕地7.8万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2.6万亩,人口10万,其中农业人口8.8万人,1.95万户。
全县90%农户种植太子参,每个山间地头均有种植,户均种植1.28亩,产量近200公斤。太子参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9.8%,已成为继水稻、甘薯之后的第三大农作物。太子参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从80年代的14%已上升到56%,成为柘荣县农业的产业支柱。户均从太子参生产中收入达2000元以上,占总农户收入的近三分之二,成为农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柘荣太子参

历史故事

太子参之名始见于清代吴仪洛《本草从新》,于人参条下,与参须、参芦并列。吴云:太子参大补元气,虽其细如参条,短紧坚实,而有芦纹,其力不下大参。《本草从新》记载太子参的功效:治气虚肺燥,补脾土,消水肿,化痰止渴。据考证石竹科太子参人工栽培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中医临床研究报告记载,太子参与人参相似,但药力薄弱,是补气药中的一味清补之品,其性甘性平,具有益气生津、补肺健脾之效,临床应用均能收到益气不升提、生津不助湿、扶正不恋邪、补虚不峻猛的效果,补气作用虽比人参、党参弱,但生津之力却比常参强,因此常用它代替西洋参使用,用于某些确需补虚,而又不宜服人参的病症,太子参常用于脾胃气虚引起的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常配山药、扁豆、谷芽;还常用于肺虚(阴虚、气虚)所致燥咳,常配沙参、麦冬;津液不足、咽干口渴等症,则配石斛、天花粉;对心悸、自汗,常配五味子、酸枣仁;对病后气血两亏,也有很好疗效。据报道:太子参特别适合儿童气阴两虚之症,对儿童消瘦、身体虚弱时,太子参药力缓和可替代人参进补。
太子参在民间常用于病后食疗补养,可单用水煎,每一剂15克,恢复效果显著,也可用鸭肉、鸡肉、山药共炖,食用汤,还可与粳米煮粥常服。在夏季,天热饮食减少,可用太子参、乌梅各15克加适量白糖、水煎代茶饮,即可补虚,又可生津解渴,老幼皆宜。民间用于药膳使越来越多百姓的青睐。

闽农网提供柘荣太子参原批发批发,欢迎来电咨询。
文章已完
本文主题:柘荣太子参批发,柘荣太子参价格多少钱一斤
如无特殊说明,文章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 转载请注明来源:柘荣太子参
  • 本文永久链接地址:http://www.8yp.com/zherongtaizishen/

  • 没有相关文章!
发表我的评论

Hi,请填写昵称和邮箱!

取消评论
代码 贴图 加粗 链接 删除线 签到